牛浩思-产业先锋
2020.2.12 11:12浏览:79967
牛浩思-产业先锋
2020.2.12 11:12浏览:79967
前言: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为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等防控措施。疫情打断中国经济2019年底的弱企稳,而对经济社会影响将有多大现在还不得而知。就目前来看,疫情对无数中小企业已经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相当一部分餐饮、交通、旅游、零售、制造等领域的中小企业经营将更加举步维艰。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积极帮扶和稳定疫情期间的实体经济及金融市场,并已出台多项举措。
有人说过:“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而老牛认为,不管是暂时的困难(疫情),还是长期的困难(贸易战),我们都应该积极面对,有危就会有机,就像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在疫情期的长假,我们为国而宅,但不要浪费时光,可以顺便多看点书,或了解多点各区的规划资讯,为疫情后的经济建设做准备。
正文:
了解产业规划,先了解基本状况。
宝安区是深圳的经济大区、工业大区和出口大区,产业基础较为雄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34家,占深圳三分之一,位居全市各区之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41家,位居全国区县第二、全省区县第一。2018年,宝安经济总量36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88亿元;进出口总额3713亿元。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区第八,工业居全国工业百强区第六,荣获“中国创新百强区”第二。
改革开放40年来,宝安的经济总量从1979年1.96亿元增长到2018年3612亿元,40年间增长了近2000倍!那么,宝安的产业用地规划又是如何的呢?
宝安位于深圳市的西北部,广深港南北向发展轴和深中东西向发展轴在宝安交汇,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宝安土地面积397平方公里,约占深圳20%;常住人口325万,约占深圳25%;境内有45公里海岸线,约占深圳17.3%;海域220平方公里,约占深圳11%。
宝安拥有国际机场、集装箱港口、客货运码头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已开通地铁1、5、11号线和广深、机荷、沿江、南光、龙大等5条高速公路,机场东空铁枢纽、穗莞深城际线、轨道6、12、13号线、深中通道等正在加快规划建设,已初步形成海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
产业用地规划
去年11月初,深圳向全球“打包”推介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其中2.62平方公里位于宝安辖区,主要分布在宝安中心区、空港新城片区、深中通道门户区及燕罗片区,是宝安为实行新一轮产业发展而备的“宝地”。
四个片区均有自己较为鲜明的产业特点。
宝安中心区:作为港深穗黄金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将与前海共建深圳城市新中心。片区总面积252公顷,近期可供应产业用地37公顷,已布局中央绿轴、滨海廊桥、滨海文化公园等地标性建筑和设施,将重点打造科技研发总部和现代服务业总部,打造集数字经济、科技金融、高端商务、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城市新中心。
深中通道门户片区:总面积约75公顷,近期可供应产业用地28公顷。片区产业集聚优势显著,依托其便利的交通优势和强大的产业基础,将重点布局现代物流和高端装备产业。
空港新城片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湾顶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位置,是深圳西部的重要核心片区之一。该片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陆域30平方公里,水域15平方公里),近期可供应产业用地137公顷。该片区毗邻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和宝安国际机场,重点布局商务会展、航空航天、海洋经济、科技服务和文旅等产业。
燕罗片区:珠江东岸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节点。片区总面积约261公顷,近期可供应的60公顷产业用地正开展土地整备,将发挥电子信息制造集聚优势,重点布局集成电路、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尤其是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柔性电子等产业。
除了以上四块为实行新一轮产业发展而备的“宝地”外,作为全市的产业大区,宝安产业用地需求大,以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实现产业空间升级被视为宝安的“破题”之策。
目前,宝安“改工类”更新单元达63个(分为75个更新项目),总拆除用地规模约554.2万㎡,项目数量和面积均居全市第一。2019年,宝安通过清理“散乱污危”腾出工业厂房45.2万㎡,“一地一策”全口径处置闲散用地30宗69.4万㎡。宝安实施的新桥东城市更新项目是深圳首个平方公里级“工改工”项目,现已启动拆迁,将释放数百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在去年规划的18个连片工业区的基础上,今年10个街道再筛选一个平方公里级项目滚动推进,“10+18”连片旧工业区总面积约30.53平方公里。此外,宝安探索产业用地供给新模式,摸索出“带产业项目”挂牌出让土地的“大族模式”、以容积率换公配和产业空间的“臻鼎模式”以及机器在摩天大楼里运转的“工业上楼”模式。
宝安推动空间库与需求库无缝衔接,通过产业遴选促成欣旺达等21个增资扩产项目落地开花。通过总部项目遴选,宝安为“互联网+”未来科技城、俊峰实业、维沃通信等解决了总部发展空间需求。宝安正加快推进首宗联合用地重点产业项目遴选,解决伟志光电联合体用地,同时全力加快顺丰控股、世纪云芯、三诺、礼鼎等土地出让。
最新数据显示,宝安拥有商事主体75.4万家,占全市近四分之一;拥有5万多家制造业企业,工业规模居全国百强区第六。透过这些数据,确实能感受到“产业大区”的实力。回望宝安产业发展历程,无论是哪一阶段,宝安与“海”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这一点能在地图上就有直观的展示。
目前,宝安区主要的64家科技创新园为宝安提供了680多万㎡的产业发展空间承载。分布以靠近原关内的新安和西乡居多,而近机场的福海和近东莞的沙井也相对较多。
除此之外,宝安区为引进优秀的实业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企业优惠政策,其中一部分为直接现金奖励。
宝安向海而生、而兴,海洋赋予宝安人民开放、创新、包容的思维特点。数十年前,这种思维特点为宝安招引了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由此起步,宝安得以不断接收到舶来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新工艺,市场经济的理念在宝安生根发芽、不断壮大。受外部因素影响,宝安企业逐步从“温室”走向了残酷的市场,由“三来一补”、代工转型为自主品牌,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抢夺客户,并由此走上重视研发创新的发展道路。宝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是全体宝安企业奋斗的结果。
向海、临海,这一宝安产业实现上一轮更迭、升级的重要因素,在宝安产业的下一轮发展中仍会发挥重要作用。
加牛浩思产业先锋官微,畅聊深圳产业地产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