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先锋
2021.5.19 16:25浏览:32088
规划先锋
2021.5.19 16:25浏览:32088
近日,深圳交通局官网发布《关于开展皇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调查公众参与的通告》和《彩梅立交改造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通告》。
这意味着,皇岗路快速化改造和彩梅立交改造工程离开工又进了一步。
据悉,皇岗路快速化改造后将变成“地面+地下”复合通道,并新建综合管廊,总工期约60个月。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去年底曾透露,皇岗路快速化改造计划于今年开工,2025年完成,目前已启动绿化迁移等现场前期施工。
建成后将形成福田中心区直接联系龙华、东莞临深片区的快速通道,分流中部发展轴线的交通压力,缓解二线关交通拥堵。
1、皇岗路快速化改造今年开工 “地面+地下”主线双向10车道
5月14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开展皇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调查公众参与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透露皇岗路快速化改造后将变成“地面+地下”复合通道,并新建综合管廊,总工期约60个月。
皇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计划总工期为60个月。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去年底曾透露,皇岗路快速化改造计划于今年开工,2025年完成,目前已启动绿化迁移等现场前期施工。
据介绍,皇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南起广深高速皇岗收费站,贯穿福田中心区,北接梅观高速,与广深高速、滨河大道、深南大道、红荔路、笋岗路、北环大道、南坪快速等高快速路及主干道相交。
道路全长约为11.33km。
项目规模:
皇岗路快速化改造后将形成立体复合通道,含地下快速路、地面快速路以及新建综合管廊。
其中,地下道路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时速60km/h,主线为双向4车道;匝道为单向双车道,设计速度40km/h。地面道路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主线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km/h;辅道双向4-6车道,设计车速40—50km/h。
综合管廊主要采用干线、缆线分开布置的方案,即输送型重要管线纳入干线管廊,服务周边的配送型电力、通信管线纳入缆线管廊。
其中,《通告》提及,综合管廊将新增110kV、220kV的电缆线路敷设空间,可满足未来福田区、特别是深港科技合作区、梅彩片区等重点片区的电网发展需求。
《通告》信息透露,皇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计划总工期为60个月。而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去年底曾透露,皇岗路快速化改造计划于今年开工,2025年完成。而记者留意到,据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网站发布的消息,2021年4月26日,皇岗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已开始进行绿化迁移工作,项目进入现场前期施工阶段。
道路功能:
构建地面+地下“双快速”系统,打造中轴“复合交通走廊”。
纵向快速联系功能:包括临深片区与深圳中心区之间的快速联 系功能以及中心区外围发展区域与中心区之间的快速联系功能;
横向转换服务功能:服务中心城区,实现与横向道路的转换功 能,包括口岸地区与中心区之间的转换以及中心区内部的交通转 换。
项目交通疏解方案:
目前皇岗路交通流量较大,为保障施工期间车辆通行,设计已对节点交通疏解进行专项设计。
施工期间,区域交通疏解分为三级疏解,中长距离交通利用外围路网进行一级疏解,片区内部交通利用坂银通道、清平高速(玉平大道)、福龙路(香蜜湖路)、南坪快速、彩田路、新洲路、华富路、上步路等平行道路和主要相交道路进行二级及三级分流。
分析认为,按照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福田片区城市规划,福田中心是深圳市两个城市主中心之一,主要发展区域性的现代服务业与总部经济。
未来皇岗路沿线城市更新体量将占据福田区总更新体量的约31.6%,大量的城市更新将产生巨大的交通出行需求,未来皇岗路沿线片区与原特区外联系交通需求及皇岗路沿线周边片区转换交通需求将大幅增长,进一步加剧皇岗路的交通压力。
皇岗路的改造将完善福田区域路网结构,改善路网运营状况,建成后将形成福田中心区直接联系龙华、东莞临深片区的快速通道,实现城市中部轴线上南北向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相分离。
道路建成后,深圳将新增穿越二线关断面的地下快速通道,分流中部发展轴线的交通压力,缓解二线关交通拥堵。
2、彩梅立交改造工程,双向6车道,车速60km/h
5月17日,深圳交通局发布彩梅立交改造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通告,公开征询公众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项目概况
彩梅立交由彩田路/梅林路立交和北环大道/彩田路立交组合而成,立交形式为半定向+菱形形式。
项目南起现状彩田路与莲花支路相交路口,向北上跨北环大道后,继续上跨梅林路,向北接顺现状彩田路,终于梅东二路,道路全长约1.4km,平面整体呈南北走向。
彩田路:南起于莲花支路,北止于梅东二路,改造长度约为1.40km,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60 km/h。
转向匝道:转向匝道采用半定向+环形匝道型部分互通立交,匝道设计车速20~40Km/h,含匝道8条(匝道桥4条),定线分别为A、C、D、E、F、H、I、K线,匝道最小圆曲线半径为40m。
辅路及连接匝道:辅路分别设置在主线两侧,辅路设计车速30~40Km/h,共计4条,定线分别为F1、F2、L、M线,最小圆曲线半径为350m,最小缓和曲线长40m。
并在北环大道南侧设置南转南掉头连接匝道G,设计车速10Km/h。
区域位置图
改造总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