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丁视点
2024.7.31 10:27浏览:3908
宋丁视点
2024.7.31 10:27浏览:3908
我是全程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历程的人,可以肯定地说,当下社会上已经持续弥漫了两三年的经济低潮以及相应的人们的信心问题从来没有如此严重过。仔细盘点一下,当前信心问题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微观层面的,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没信心。
这个问题非常普遍,非常具体,完全是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因为个人及家庭受到经济低潮的影响,降薪、失业、欠债、住房断供法拍等等,时代的一粒灰尘想不到真的落在了自己的头上变成了一座沉甸甸的大山,长期以来顺风顺水、收入增加的日子猛然间中断了,未来又看不到什么希望,这种失落、抑郁和痛苦必然化作对自己生活没信心的残酷现实。
第二类是中观层面的,对当前国家经济低潮形势下的行业、企业发展困局的化解没信心。
这两年国家经济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罕见的低迷,一些关键的经济数据普遍走低,企业倒闭、大裁员比比皆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都不同程度陷入债务困局,经济出现类通缩的格局,而且这种弱势经济至今没有根本改变,导致社会上普遍对国内经济、产业及企业走出低潮缺乏信心。
第三类是宏观层面的,面对近年来美西方对中国的强力打压、脱钩和封锁等,很多人表现得非常压抑和紧张,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好转、对中美关系缓和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稳定提升缺乏信心。
其实,无论微观层面、中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经济困局以及相应的信心问题都是一以贯之的,它们的原因都是一致的,对此我有如下的分析:
其一,这次经济低潮是时代大规律所致,必然出现,绝不是任何个人和力量能够阻止或改变得了的。
我们听到太多关于这次经济低潮原因的究责和抱怨,似乎是由哪一个人、哪一方力量的不当操作所引发。在我看来,中国出现这次超级经济低潮,表面看是国内国际诸多因素影响,其实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时代的大规律,任何经济的重大波动都是某种历史大规律的强力印证。
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里面有一个所谓50-60年的“康波周期”,很多人都导入这个周期论来解读中国经济的周期现象。我也对国内经济大周期的变动做了一些分析,感觉用“康波周期”似乎有点牵强附会,我更加相信完全源于中国历史经验积累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中国古训,感觉三十年一个大周期可能更适合解读中国经济周期。
所谓“河东”,可以理解为更偏向共同富裕共享模式、经济更讲均衡性的时代,所谓“河西”,可以理解为更偏向经济自由度活跃度较高、经济增长较快的时代。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其实都有这样反差性的经济时期轮换现象,在国外往往伴随表现出左派右派政党轮换执政的现象。
以过去百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的主要周期波动看,从清朝灭亡民国建立,到新中国诞生,共30多年,形成一个由官僚资本及半殖民地支撑的国家经济体系运行的格局,是为第一次“河西”周期;
建国后的30年,形成模仿苏联计划经济的相对封闭的国家经济体系运行的格局,是为第一次“河东”周期;
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形成快速推进与西方国家经贸互动频密、趋向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的格局,是为第二次“河西”周期;
从大约8-10年前开始,中国客观上又进入一个新的30年的“河东”周期,它的主要特点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全球第二的位置,已经走出改革开放头30年那种与美西方关系密切互动的时代,已经引起头号强国美国的高度警惕和打压,这两年来中国经济的艰难前行,一方面和国内多年来形成的高增长、高负债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关,另一方面和美西方高密打压、包括美元连续加息的国际形势相关。
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必然表现得相对艰难,必然表现出与美西方有诸多摩擦和对立的格局,经济增长速度和形势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两年来国内经济出现的诸多困难,包括那些直接影响每个人日常生活及信心的困难都在时代大规律的刚性支配下普通性地出现了。
其二,国内全社会对这次来势汹汹的经济低潮完全没有预料且做出必要的应对准备,导致信心问题广泛而深切地发生了。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大体上是处在高增长的通道里,我们这代人以及后来的年轻一代们一直是在这种相对亢奋的经济增长和市场活跃氛围中前行的,这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幻觉”,感觉经济会一直这么向上走,房价会一直涨,收入会一直增加,用一句套路话,叫“明天更美好”。
严格说,新中国历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像样的经济大幅下滑和调整,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重大的经济动荡和世态变故。当它真的出现并且长期持续时,我们就显得惊慌失乱、手足无措,当困局日益加大时,我们就开始失落、抱怨,失去信心。
其三,面对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发生的经济低潮,国家是在探索中寻求化解之道,并没有现成策略,这也是社会信心问题加重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看到国内经济形势如此低迷,就指望国家立马出台若干强有力的政策,以快速化解经济问题。而这两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可以说不知道出台过多少扶持性政策,但是迄今为止,经济面上的困局并没有出现很大改观,民众、企业和政府的困难仍然长期广泛地存在。
是国家不愿意尽早化解这些经济困局吗?当然不是,主要问题在于,一来中国经济出现的困局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有些积重难返,不可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化解,二来美西方一直在干扰中国对化解自身经济困局的努力,这也拖延了中国经济问题解决的时间和加大了解决经济问题的难度,三来面对这次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缺乏足够的成熟经验,只能边化解、边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新办法,这就意味着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全国的经济困局。
于是,“化解不力”成了一种现实,加重了社会信心问题。
问题来了:已经在中国各个领域施虐了两三年的经济低迷及其伴生的信心困局真的有解码?
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地说,当然有解!但一定记住,这个“有解”一定不是想当然的、直线思维下的简单化解,一定不是那种指望上面投放一个什么神仙性的政策就可以化解。我们既要习惯国家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这样涉及国内国际诸多因素影响的重大经济下滑形势,也要习惯国家化解这种经济困境需要足够的时间、耐力和底气。
具体说,面对当前的经济困难,我们需要把未来可能化解问题的趋势分为如下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小周期反转后的经济回暖趋势。
什么是“小周期”?就是这两年来在国内经济受美元加息等影响持续低迷之下产生的大幅下滑之后,在美元回到降息通道以及国家连续推出各类扶持性政策后,国内经济必然出现的反弹和回暖现象。
这个回暖局面什么时候能看得到?直到今天可能绝大部分人还没有任何感觉,他们甚至仍然停留在两三年前开始的经济下滑带来的伤痛之中,停留在躺平和没有信心的心态里难以自拔。
但是,用一句老套的话说,就是: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当然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现在中国经济已经显著低潮了两三年,按照小周期的常态化走势,大体可以说,一个小周期大约是三到五年时间,我想偏乐观一点说,这次的小周期,它的反转和回暖时间点应该不会很远了。
事实上,迹象已经显露出来了。比如,大家特别关注的美元降息,事实上已经走到必须下调的时间窗口,只是哪个时点开始降的问题,大概率应该是9月到11月之间。试想一下,美元这两年多的持续11次加息,抽回去多少过去飘在全球的美元啊?若一旦降息,这些回去的美元会再一次大规模“搬家”,特别是流向全球优质资产端,而中国正是全球优质资产最多的国家。加上近期国家在财政、货币、产业等多个领域不断投放配套扶持政策,为经济反转和回暖做了充分的铺垫,大家期待的经济总体好转格局大概率会在今年后半年的基础铺垫后,在明年的某个重要时点出现。
有眼光的人已经在当下迅速观察和抢抓最新机遇,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到了明年某个重要时点,会有不少人说,真后悔去年以来没有去主动抓机遇,又错过了。什么人可能错过很可能会到来的重大机遇?大体上就是那些至今还在喋喋不休地抱怨和对经济完全没有信心的人。
第二类是符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长期性周期的大趋势。
关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长周期概念,前面已经谈及,我们现在仍然处在再一次“河东”周期的中期,按照规律,大约还有一二十年才有可能向下一次的“河西”周期过渡。
可见,即便在近期可能出现阶段性的经济趋向活跃的小周期现象,但是以三十年大周期视角看,中国经济仍将整体处在以共享式、均衡式发展为主导的战略大通道里,这与增强经济活跃度的小周期并不矛盾,因为即便在一个“河东”大周期里,经济也需要有若干趋向活跃的小周期在大周期内部持续实施战略平衡,以维护大周期的稳定运行。
行文至此,该回到文章的标题上来了:中国信心,千呼万唤,何时归来?现在答案应该出来了,那就是:历经两三年历史罕见的严峻的经济低潮和心智考验,国人的信心已经到了重大修整和重新回归的时刻,因为信心和机遇是一脉相承的,机遇只会给到那些对发展具备基本信心和有相应准备的人。
最后我想说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40多年的快速甚至高速发展,期间有过若干次小周期的调整和反转,更是经历过由“河西”向“河东”大周期的重大变更,尽管这这些大小周期转换过程中出现过各类动荡和质疑,特别是这次的超级经济低潮引发了广泛性的信心困局,但中国作为一个足以影响全球经济的大国,其应有的全球经济领军者的地位,其经济长期稳健前行的战略方向并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觉得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健发展的大趋势保持一种基础性的信心,这种信心是时候回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