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买房计划
2025.7.4 12:10浏览:1470
深圳买房计划
2025.7.4 12:10浏览:1470
时间拨回16年前。
当年深圳岗厦村启动旧改,媒体的报道里是这样描述的:“500多栋楼房的主人集体跨入千万甚至亿万富豪行列”。
▲每经当年的报道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深圳拆迁户”,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身份,因为它意味着身价暴涨。
而如今,打开“深圳旧改”相关话题,现在看到最多的内容是——
“房子拆了,去年就没给安置费了。”
“XX开发商还我房子!”
“2016年签约的,拖到现在都没动工,过渡费欠一年了。”
基本上满屏都是“拖欠过渡租金”的字眼,“旧改造富”变成“旧改造负”,不少业主称房子没了,还要交房租和养家,生活困难。
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据从事深圳城市更新咨询服务的机构透露,目前深圳项目的过渡费拖欠已达百亿级。当中,有老牌民企、也有实力国央企。
从前业主和开发商双赢的深圳旧改,如今似乎没有赢家了。
开发商称旧改项目已亏损约30亿
年初,曾有一位网友在后台咨询:
罗湖XX旧改怎么样了?停工好久了。
而根据此前街道办的回复,这个旧改项目的开发主体拟申请纾困。
网友问:开发商是XX(实力央企),它都要申请纾困?
理由简单粗暴:这个项目不赚钱了,甚至有可能面临亏损,开发商索性躺平,即便违约也要止损。
就像买房人哭诉房子买在高位,到现在亏了100万、200万甚至更多,而开发商搞旧改,亏损则以亿元计。
前段时间,网传京基关于布心城市更新项目保交楼过渡期租金处理的函。
这份文件主要是向布心旧改的业主们申请免除拖欠的过渡期租金,当中提及: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城市更新政策的收紧,布心项目面临巨大亏损,布心和水围两个项目总计亏损约30亿左右。
▲网传文件
布心村水围村旧改位于罗湖布心地铁站附近,项目于2016年立项,根据规划方案,有3个住宅地块,规划住宅建面约44.41万㎡。
去年至今,项目一、二期商品住宅天韵府、璟誉府、天珺府入市,备案均价在6.47万/㎡-6.7万/㎡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这3次推售的产品中,住宅只有755套,而办公、商务公寓和商铺加起来有1074套。
罗湖的新房住宅市场近几年去化并不是很理想,京基布心村水围村旧改可售产品中又以商业类居多,估计去化更难,结果就是资金回笼也相对困难。
今年6月,@深圳买房计划 曾实探天韵府、天珺府,基本上是现楼了。
其中天韵府已有入住的痕迹。
有原村民透露,部分回迁房原定5月底交房,因为过渡资金没谈好,开发商延迟交付了。
亏损的旧改不止这一个,也不止在东部。
业内人士曾分享过一个案例:位于福田的一个旧改项目,改造方向以商业为主、有少量住宅,改造成本价超7万/㎡,最终只能以3万/㎡左右的价格出售,开发商亏惨。
深圳城市更新网创始人宋留强曾在一场直播里指出,还有很多烂摊子等待收拾的恒大,旧改项目的拖累也是其出险因素之一。
以恒大罗湖建设大院旧改和华强北旧改这两个项目为例。
2011年恒大花了16个亿拿下建设集团71%股权,旗下资产包括建设集团大院和蔡屋围项目50%股权,恒大彼时预估这两个项目的货值约232亿和32亿。
当年提出的建设集团大院项目的拆迁补偿方案也很优厚:产权置换按建面1:1.3,货币补偿则按建筑面积 5万/㎡。
但截至恒大出险前,这个项目都还没成功立项,前期付出相当于打水漂。
跟建设集团大院项目相比,恒大华强北项目至少进入到实质开发建设阶段,按照恒大的预估,项目整体销售均价为14万/㎡,总货值约227亿元。
但事实是,华强北项目包含的3个地块,恒大只完成了中间地块的更新改造,建成恒大珺睿大厦,含商务公寓、商业和办公,2021年这3类产品的备案均价在5万-8.3万/㎡之间。
这个价格,跟恒大预估的14万/㎡相差甚远。
▲上步片区第三更新单元(即恒大华强北项目)规划方案
由于恒大出险,2022年中航信托接管项目,推广名变更为复兴世纪大厦。从朋友圈的推广来看,截至目前,项目的办公、公寓和商业的一手楼都还在售。
还能怎么救活这些旧改?
无论开发商投资这些旧改项目是不是血亏,违约、拖欠过渡费是事实,站在业主的角度来看,只想知道旧改什么时候才能顺利推进、怎么才能拿到房子和钱?
开发商层面,多数是重新跟村民/业主谈拆赔方案,京基上述文件就提到,宝安石岩、罗湖罗芳等项目已启动了重新签约谈判的工作。
此外,深圳官方也在探索多种盘活路径。
转变项目改造模式
目前仅用于城中村项目,如大鹏白石岗片区项目、龙岗南门墩项目,由市场主导的城市更新转为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模式。
其中白石岗项目已进入开发建设期,预计2028年竣工;天健中标南门墩项目前期服务商。
政策端对旧改进行一定松绑,激发开发商积极性
6月19日,深圳发布《深圳市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单元保障性住房配建规定》,核心利好是降低旧改项目的保障房配建比例,部分旧改项目可售保障房部分可按比例转换成商品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有利于推动一批存量旧改项目加快实施。
纾困平台、国企承接项目
例如恒大南山向南村旧改,更换实施主体为安居建业,南山饼干厂项目,由招商蛇口接手。
龙华岳盟旧改,安居建业接手,塘城壹号预计近期入市;龙岗排榜村项目,深铁接手,天健中标其前期服务商。
区政府牵头协调金融机构注资
成功案例有坪山谷仓吓旧改,历时两年多,由坪山区相关部门牵头协调,引入“兴业银行+深圳资产”双金融机构融资模式,去年底首笔纾困资金注资到位,清偿拖欠的过渡期安置费,已成功盘活复工。
城市更新用地认定为闲置土地收回再盘活
去年,大鹏和龙华分别发布闲置土地公示,将佳兆业两个停工多时的旧改项目用地认定为闲置土地,两个项目分别为南澳大酒店旧改和横岭旧村城市更新项目。
根据相关招标文件,政府对城市更新用地进行收地后将进行盘活,但认定为闲置土地有很多闲置,这种模式难以大量复制。
至于业主层面,合一城市更新研究院此前总结了5种自救方式,供参考。
收回未拆除建筑恢复经营;
解除合作开发协议;
转向自主开发;
选择新合作方;
注入资金参与项目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