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找房 让你置业更轻松 App打开
买房情报群-一个聊房子的微信群 申请入群

机场建设潮,开始了!

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媒体

2025.8.20 15:52浏览:2460

来源:城市财经  作者:余飞


01

三季度,三个机场来了


2025下半年以来,已有三个机场或获批、或验收、或通航。


第一个:鹤岗萝北机场。


7月份,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和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联合批复新建黑龙江鹤岗萝北机场初步设计。


黑龙江鹤岗民用机场为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4C。


本期工程按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货邮1600吨、年起降5360架次设计。建设1条2500m×45m跑道和2条垂直联络道,双向设置Ⅰ类仪表着陆系统,建设6500平方米的航站楼和6个C类机位站坪;建设1座塔台和800平方米的航管楼以及空管、供电、供水、供热、供油等设施。


本号当时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房价倒数第一城,迎来机场了!进行分析,并登上了微博热搜。


第二个,巴里坤大河机场。


除此之外,同样在7月,新疆巴里坤大河机场正式通航,成为哈密市第二座民用机场,也是新疆第28座民用运输机场。



巴里坤大河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4C,总投资69284万元,本期新建1条长3000米、宽45米的跑道,主降方向设置Ⅰ类精密进近系统;建设4000平方米的航站楼、5个机位站坪、1座塔台和800平方米的航管楼;配套建设空管、供油、供电、消防救援等设施。


第三个,赣州瑞金机场。


8月8日,瑞金市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新建江西瑞金民用机场(赣州瑞金机场)工程行业验收与机场使用许可审查通报会召开,原则同意赣州瑞金机场通过行业验收和使用许可审查。




这意味着,赣州将迎来第二座机场,赣州也因此成为中部地区首个拥有双民用运输机场的城市。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武汉。理论上首个城市是武汉,但鄂州花湖机场虽然是湖北国资委控股,一方面机场坐落在鄂州,另一方面花湖机场是货运机场。


不过,赣州拥有的赣州黄金机场和赣州瑞金机场,都是4C级别,都很低,和本号经常所说的双大型民用运输机场是两码事。


02

南京、广州、重庆才是大赢家


如果不论机场级别的话,那么目前国内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有很多。


比如贵州遵义拥有新舟机场、茅台机场2座机场;云南丽江则有三义国际、宁蒗泸沽湖2座机场;四川阿坝州也有阿坝红原、九寨黄龙2座机场。


新疆巴州坐拥库尔勒机场、若羌楼兰机场、且末玉都机场等3座机场;喀什拥有喀什徕宁机场(国际)、叶尔羌机场(支线)。


内蒙古呼伦贝尔则有海拉尔、满洲里西郊、扎兰屯成吉思汗3座机场;四川甘孜州也有康定、格萨尔、稻城亚丁3座机场。


如果将重庆算上支线机场,则拥有5座民用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万州五桥机场、黔江武陵山机场、重庆巫山机场、重庆仙女山机场。


如果以大型民用运输机场(4E级别以上),或者说以国际机场作为衡量标准,国内此刻拥有双机场的城市只有四个:

北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4F)、北京大兴国际机场(4F)。

上海:上海浦东国际机场(4F)、上海虹桥国际机场(4E)。

成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4F)、成都天府国际机场(4F)。

台北:台北桃园国际机场(4F),台北松山国际机场(4E)。

未来即将拥有双大型国际民用运输机场的城市有三个,南京、广州和重庆。


2月25日,南京市召开了针对最近发布的《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文件强调,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将启动三期工程建设,同时六合马鞍机场的民用功能也将适时启用。


当天的会议上,南京正式宣布:

南京将正式步入“双机场”时代。



南京成为双机场的逻辑在于,南京马鞍国际机场民用功能将启动。


南京马鞍国际机场,2006年1月,南京马鞍机场选址完成;2010年6月9日,南京马鞍机场奠基;2012年8月8日,南京马鞍机场开工;2015年7月30日,南京马鞍机场建成通航。


其定位是军民两用机场,级别为4E级,之前开通时一直是军用功能。


现在民用功能即将启用,意味着南京将成为上海、北京、成都之后,第四个拥有双大型民用运输机场的城市。


广州则将成为第六个,重庆第七个。


广州的第二机场,也即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早在2022年就获批了选址,选定佛山市高明区更合北场址。2022年11月就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建设,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重庆方面,(重庆璧山机场)目前已初步完成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预计将在“十五五”初期开工建设,力争2030年建成投用。


解释,三座城市的航空地位必然会显著提升。


以2024年的数据来看,单个机场运输能力最强的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其次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民航局


以城市角度来看,航空运输实力最强的三个城市便是拥有三个大型民用运输机场的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其次是广州、深圳。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民航局


03

机场建设潮,来了


去年2月28日,在国务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表态:


力争到2050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航空企业和世界一流的航空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进一步完善,支撑我国建设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竞争一流的交通强国。



在这种背景下,新一轮机场建设潮已经到来。

去年以来就批复了多个机场。

如陕西的宝鸡机场。



四川的广安机场。


广东的阳江机场。



广州的位于佛山境内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来源:广州市政府官网


今年则是鹤岗机场、赣州瑞金机场。


按照民航局、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 十四五” 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来看,不仅鹤岗要建机场,四平、绥化、娄底、周口、玉溪、临夏、武威、衡水、晋城、淄博、荆门、贵港、广安、商洛、内江等等城市,也要建机场。


其中四川广安机场在去年5月份获批立项,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也在去年年底正式获得国务院的立项批复。


来源:国家民航局


2021年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 发展规划》中提到:


高标准建设广州-佛山、深圳等国际航空枢纽,推进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和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开工建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培育珠海、揭阳、湛江、惠州等地区性枢纽机场,完成湛江机场迁建,推进揭阳潮汕机场航站区扩建和惠州机场改扩建,规划建设珠海机场第二跑道。有序推进支线机场建设,建成韶关机场军民合用工程,启动阳江机场建设,研究推进梅州梅县机场迁建。深化云 浮、连州、怀集等机场研究工作,谋划布局建设河源、汕尾机场。



来源:《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 发展规划》


文件中明确提到了启动阳江机场建设,同时还提到要深化云浮、连州、怀集等机场研究工作,并要谋划河源和汕尾的机场。


如果这些机场后续都能够批复,再加上正在建设中的珠三角干线机场,广东届时将拥有16个民航运输机场。


河南提出建成安阳、商丘机场,新建平顶山、周口、潢川、三门峡等支线机场。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河南或将拥有10座机场。


同时也意味着,常住人口第一大省广东、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均在疯狂建机场。


因为这两个大省,机场密度最低。


根据国家民航局公布的2023年年末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59座民用运输机场,其中民用机场最多的地区是新疆,坐拥25座机场。


其次是内蒙古、四川、云南、黑龙江、贵州,数量都在十座以上。


广东则只有9座民用机场,分别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揭阳潮汕国际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湛江吴川机场、梅州梅县机场、韶关丹霞机场、佛山沙堤机场、惠州平潭机场。


后两者都是军民合用的机场。


也即,当下广东21个城市,只有9个城市拥有机场。


可供对比的是,同样拥有21个城市的四川,拥有17个民用运输机场,11个城市拥有机场。只剩德阳、内江、自贡、资阳、眉山、雅安6个城市没有民用运输机场。


按照四川省的规划,到2025年,乐山机场、遂宁机场、会东机场、甘洛机场也将开建,届时四川省的已建成和在建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22个。


再看江苏13个城市,拥有9个机场。


江苏的大型民航运输机场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无锡硕放机场、 常州奔牛国际机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南通兴东国际机场、扬州泰州国际机场、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盐城南洋国际机场、淮安涟水国际机场。


涉及到了10个城市,只有苏州、镇江、宿迁三个城市没有自己冠名的大型民航运输机场。


浙江11个城市,拥有7个民用机场。


山东机场也算少的,但16个城市拥有10个民用运输机场。


从这个角度看,在经济强省当中,只有广东的机场数量不及城市数量的一半。


再从机场密度角度来看,广东的机场密度就更小了。


机场密度排名上,密度最大的是地形地貌结构复杂、区域面积较大的省市自治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民航局、各地统计局


密度最低则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常住人口第一大省广东。


广东1.27亿人口,拥有9个机场,平均每1000万人拥有0.7座机场,河南更只是有0.5。


河南目前的机场现状是,拥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南阳姜营机场、信阳明港机场、安阳红旗渠机场。


其中安阳的红旗渠机场还是去年年末开通的。


而密度位居第一的西藏,365万人拥有8座机场,平均每千万人拥有21.9座机场。


所以,广东与河南最需要大规模建设民用运输机场。


当然,除了广东、河南外,苏州其实更需要拥有一个机场。


04

苏州的意难平


每次说到机场,不得不提苏州。


昨天的文章中,本号就说过,苏州没有机场,泉州没有地铁,是当代城市中两个最大的意难平。


遗憾的是,在国家交通部发布的《“ 十四五” 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依旧没有提及苏州。


苏州拥有机场的希望气若游丝。


2023年8月份国务院批复的《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文件中有这么一句话:


加强巩固环沪机场群发展,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建设南通新机场。持续推动常州奔牛机场、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机场、盐城南洋机场协调分工、特色发展,开展苏州、宿迁民用运输机场布局深化研究。


来源:江苏省政府官网


这里面提到了开展苏州、宿迁民用运输机场布局深化研究。


提到了苏州和宿迁两座城市,且提到的是民用运输机场而非通用机场。这意味着,苏州在未来,有拥有民航机场的可能性。


全国范围内,人口超千万、GDP超2万亿的城市,只有苏州没有自家的机场。


而且,GDP十强城市,也只有苏州没有自己的机场。更让苏州意难平的是,GDP十强城市中,有三个城市(北京、上海、成都)拥有双机场。


公开资料显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苏州向中央提出修建机场的要求不下于5次,每一次都被驳回。


这可比宝鸡、鹤岗、阳江等城市谋划的时间长得多。


2019年,苏州曾明确向管理层提出,苏州在航空运输方面需求巨大、增长旺盛,社会各界对建设苏州机场呼声很高。考虑到上海两大机场趋于饱和,恳请支持规划建设苏州机场,并尽早将其列入国家相关规划之中。


这个梦几乎要成真,因为在2020年9月2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官网挂出了“关于江苏省开展品质工程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到:加快推进苏州机场规划建设。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全网热议,大家都以为苏州终于将拥有自己的机场,但是第二天,文件中的这句话就被删了。


反复的希望换来失望,网友于是给苏州建造了一座机场,“苏州梅友机场”。


如今,在机场建设大浪潮之下,既然官方批复的《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了苏州机场的研究,这或许是苏州能否拥有机场最好的机会了。


能否真正如愿,还是个大问号,毕竟阻力仍在。


苏州谋划机场几十年,一直未能如愿,有一种声音是,阻力来自上海。


考虑到苏州强大的航空需求,上海本身也不太愿意看到苏州建设机场。苏州一旦建设机场,上海不但将失去苏州的航空需求,上海虹桥机场的枢纽地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2000年虹桥机场传出饱和时,苏州曾提出过机场建设,但没有回音。后来虹桥机场扩建了,不言自明。


2016年,苏州在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吴江方案,想将机场放在沪苏湖和通苏嘉甬铁路交汇处,这个位置可以辐射苏州主城6区和嘉兴,后来嘉兴机场获批,这一空域没线路了,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又提出了淀山湖方案,但这与上海抢客流的意图过分明显,结果可想而知,依旧没有回音。


2020年,为了避开与上海的争夺,苏州提出了常熟沙家浜方案。依旧没有回音。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苏南硕放机场本就是给无锡、苏州共用。


从苏南硕放机场的股权分配来看,苏州市的确参股了,占股29.3124%。


来源:企查查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这些都不是理由。


要知道,苏州并非是如今谋划机场,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当时谈什么线路饱和。


即便是现在,只要能批,线路都不是问题。


对于工业强城、人口强城、经济强城的苏州,太需要一座机场来奠定自己的最牛地级市地位。


我每次写机场文章的时候,都反复强调过,当今世界,承载流量的三大利器,一个是海港与内河港,一个是航空港,一个是陆路枢纽。全球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都是通过以上三大利器实现流转。


流量的时代中,谁能成为流量引擎,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或者说如虎添翼。


苏州港口通江达海,陆路交通枢纽地位也不弱,唯一欠缺的就是航空港。


苏南硕放机场虽然有苏州参股,但机场位于无锡境内,流量都是别人的,助力不了自身航空经济与产业发展,挂个名有啥用。


尽管《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提到了“开展苏州、宿迁民用运输机场布局深化研究”。


但去年3月份的苏州获批了通用机场,是否意味着民用运输机场缩水变成了通用机场?


抑或是通用机场之后,未来还会有民用运输机场?


答案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这一轮机场建设潮,是苏州争取机场的最佳机会,错过了这一次,可能真的就无缘机场了。


查看更多同标签文章

深圳要闻

9块9速购服务

9.9情报群-聊房子的微信群

买不买?买哪里?

听听大家怎么说?

9块9速购服务 申请入群 >
首页 暂不支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