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找房 让你置业更轻松 App打开
买房情报群-一个聊房子的微信群 申请入群

347家!深圳新增“小巨人”企业全国居首

产业快讯

产业快讯

2025.10.31 09:30浏览:557

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示全国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广东共有691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创历史新高。其中,深圳347家企业入围,成为此次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第一的城市。


据悉,在过往第四、第五、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深圳入选的企业数量分别达到了275家、309家、296家,体现了深圳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的领先优势。


这几年,在深圳“创新土壤”和“开放机制”的共同滋养下,深圳优质中小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创新投入持续增强、在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越来越多。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从国内市场走向全球,与国际“隐形冠军”同台竞技,争夺全球市场份额。可以说,深圳的创新机制与企业的自主奋斗,共同成就了今天深圳的“小巨人群像”。


多集中于“硬科技”新赛道


从深圳各区来看,此次入选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靠前的区有宝安区、南山区、龙岗区、龙华区,合计占深圳入选企业数量的逾82%。其中,宝安区单批入选企业数量破百,达到了102家。南山区、龙岗区、龙华区入选企业数分别为84家、53家、47家。


行业分布上,深圳347家新入选企业呈现出鲜明的产业特色,不仅高度契合深圳20+8产业集群战略,还涵盖多个国标行业门类。而其中,制造业企业数量最多,达213家,占比61.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紧随其后。此外,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有3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各有1家企业入选,行业覆盖的多元性体现了深圳产业生态的完整性。


记者注意到,作为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往往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具有创新能力突出、质量效益好等特点。它们在复杂的全球产业链中,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的“关键螺丝钉”。


第七批“小巨人”企业锐视智芯打造的视觉传感器芯片,不仅处于终端产业链的上游,还因其独有的融合视觉传感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运动捕捉传感技术领域的空白,是视觉传感技术细分领域的引领者。


鳍源科技是第六批“小巨人”企业,他们长期专注于水下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系统的研发,其核心技术产品处于水下智能装备产业链的上游核心环节,掌握着关键算法、核心运动控制与感知技术。


还有深耕端侧AI芯片的深圳曦华科技,作为半导体企业,其在智能显示领域,消费电子手机显示领域目前均为首家ASIC芯片方案的创造者;在车载智能感知及控制领域,旗下的车规级32位M4核MCU也属国内领先梯队。


从“追赶”到“领跑”,从国内到国际


“小巨人”企业比的不是规模,而是技术含金量;它们不再满足于组装,而是深入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和专用设备的研发。深圳强大的创新基因孕育了一批又一批敢于在技术研发上舍得投入、敢于创新的小巨人。


据统计,“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平均每家小巨人都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构筑了深厚的技术护城河。它们不仅是技术的使用者,更是行业标准和技术路径的定义者之一。


“我们始终坚持以研发驱动创新,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30%以上,在行业内处于最高梯队。我们的研发团队汇聚了来自海洋工程、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多领域的专家与博士,并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保持长期合作。”鳍源科技市场部负责人冯健凡对记者说。


在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曦看来,“小巨人”企业的研发创新不仅仅是寻求差异化竞争,其本质是要寻找全新路径,或在已有的应用领域做出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说,从过去重规模、拼速度,到现在更关注技术深度和不可替代性,一批“小而专”的企业正在冒头,它们或许不显眼,却可能是撑起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技术实力的提升,更多“小巨人”企业不仅在细分市场做到领先,还把产品卖到了海外。雷鸟创新作为深圳最年轻的新入围“小巨人”,凭借AR技术实现全球市场份额第一;龙岗区的深圳市索源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开关电源研发生产销售,远销世界各地;3D打印领域的“小巨人”企业拓竹科技凭借出众的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目前全球超过7成3D打印农场选择了拓竹;“我们的产品销售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入门级产品在国内京东天猫抖音、海外亚马逊同品类中长期保持销量第一。”冯健凡说。


形成全域创新、各区协同、前瞻布局的良性生态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认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深圳的涌现,源于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与产业生态,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成长提供充分的创新、资本、人才支持,为新技术、新业态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比如,宝安区、南山区依托制造和创新的巨大优势,成为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高地。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开展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涵盖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深圳一直积极构建和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从政策到产业生态,深圳的良好环境让多家“小巨人”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感慨。


“深圳的‘创新土壤’和‘开放机制’是最关键的因素。对于鳍源来说,从孵化、研发到产业化都能在一城之内高效完成。我们正是在这种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中成长壮大。此外,深圳完善的海洋装备产业链、国际化市场环境与政策支持,让我们的产品远销全球。”冯健凡说。


陈曦还表示,好的创新土壤是企业长成“参天大树”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让“小巨人”企业都能精准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和竞争点。


查看更多同标签文章

产业地产

9块9速购服务

9.9情报群-聊房子的微信群

买不买?买哪里?

听听大家怎么说?

9块9速购服务 申请入群 >
首页 暂不支持评论!